入会申请热线:
0755-29424085报名咨询热线:
0755-21504501协会邮箱:
szaia_test@vip.163.com2025年6月12日,由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高性价比理化检测耗材案例分享交流会”在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召开。会议聚焦检测行业“降本增效”核心议题,从事食品检测、农产品检测、公卫检测的政府及民营检测机构专家代表20多人围绕试剂耗材应用痛点、智能化升级、标准品管理、供应链优化等展开深入探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本次会议由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执行会长、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院长助理杨国武博士主持并介绍参会人员。
高性价比耗材筛选需求迫切
质量与稳定性仍是关键挑战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夏敏勇董事长分享了国产耗材在性能对标进口品牌、价格优势及本地化服务方面的成功案例,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国产耗材已具备高性价比耗材特点。通过智能化设备减少人力依赖,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向”。多位专家在肯定国产替代战略意义的同时,也诚恳地提出了当前实践中需要完善的关键环节。深圳农检中心东部中心孙丽萍部长表示:"在招标过程中始终秉持支持国产品牌的初心,在价格相差不远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国产品牌,希望在部分高精度检测领域希望建立更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增强使用信心"。龙岗疾控中心理化室韦慧慰主任从实际应用角度建议:"标准品作为检测工作的重要保障,期待厂商能进一步优化产品规格设计,通过小包装或延长有效期等方式提升使用效率"。深圳市农检中心畜禽部钟名琴副部长分享了实践经验:"我们在持续推进国产替代过程中,建议建立更系统的产品验证机制,这既是对检测质量负责,也能为国产品牌提供改进方向"。海关食检中心药残室吴凤琪主任则从行业规范角度提出招标痛点:"在具体采购实践中,存在产品匹配度不足和评价体系待优化的情况,希望通过协会平台,制定技术参数标准,规范采购流程,共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既能帮助需求方更精准地找到符合要求的产品,也能促使供应商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
标准品与供应链难题:共享、回收与供应商管理
标准品管理作为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深圳市疾控中心理化所刘红河副所长分享了宝贵经验:"在构建非靶向毒物数据库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标准品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关键影响。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国产混标的应用方案,期待通过更严格的质量管控和验证机制,为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深圳海关食检中心农残室吴卫东高工就行业资源共享提出了建设性思考:"各机构在标准品共享方面均有合作意愿,建议在确保质量可控的前提下,由协会牵头建立科学合理的共享机制。同时,标准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值得重视,包括建立规范的回收处置渠道,这既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也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针对气体供应问题,他建议:"希望通过行业协作,建立优质供应商推荐名录,为检测机构提供更多选择。"
罗湖疾控中心理化室纪翔副主任从技术创新角度提出:"实现降本增效需要系统化推进,建议从三个维度协同发力:首先,在耗材采购环节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回收率、吸附使用率等可量化的性能指标编制评估报告,并将这些关键参数明确纳入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其次,在检测流程中设计创新适应智能化设备的检测试剂,通过自动化手段降低人力成本,这也是降本增效的可行方式;最后,针对标准品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建议由协会牵头组建专家工作组,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以标准品建库为例,不同供应商产品在质谱数据一致性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这需要从原料溯源、生产工艺到质量控制等全流程建立标准化体系。
众智汇力产学研用,协同攻坚降本增效
在技术协同创新方面,中鼎检测潘进珠总监则表示作为民营机构,开展国产替代工作较事业单位机构早,愿通过协会平台分享民营机构的系统性经验;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理化室高素君主任强调半自动前处理设备的迫切需求;深圳深检集团王耀宇指出自动化设备稳定性是当前主要瓶颈之一;食品色谱室陈玉浩主管呼吁联合开发非法添加物检测同位素内标和前处理柱。各方一致认为需通过协会平台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检测行业降本增效。
破局之道:协会牵头协同 构建高性价比耗材筛选共享机制
本次交流会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务实的技术与经验参考,与会专家更达成共识:需通过行业协会搭建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未来将由协会牵头:行业痛点问卷调查、制定技术标准、建立评价体系、优化供应链、助力智能化、定期举办技术对接会等举措,推动高性价比耗材筛选共享机制,助力机构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